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2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25/R

邮发代号: 46-27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13
  • 国内刊号:44-142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1999年第4期文章
  • 电针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脊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为观察电针局部取穴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脊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将Wistar雄性大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关节炎模型组和电针局部取穴加模型组,电针局部取穴组针刺患侧太溪、昆仑穴,接G-6805电针仪,频率15Hz,时间20min,隔日针刺1次.于实验后14d上午取脊髓组织,测定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电针局部......

    作者:王升旭;洪军;周轶林;赖新生 刊期: 1999- 04

  • 胃脘痛血瘀证患者胃肠激素、胃电图的变化

    为研究胃脘痛血瘀证与胃肠激素、胃电图的相关性,探索专业病种血瘀证客观化诊断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微电脑胃肠电分析检测系统观测胃脘痛血瘀证胃肠激素及胃电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人和胃脘痛脾虚证相比,胃脘痛血瘀证胃动素水平升高(P<0.01),胃泌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脘痛血瘀证餐前、餐后胃电图波幅高于脾虚证(P<0.05),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胃脘痛......

    作者:陈群;刘新生;徐志伟;魏国娈 刊期: 1999- 04

  • 少阴寒化证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相关性探讨

    从病机、症状、临床、实验等方面探讨了中少阴寒化证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为中医学认识冠心病心肌缺血及筛选有效治疗方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黄河清;吴伟康;黄骏 刊期: 1999- 04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分析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免疫指标进行测定,探讨内异症患者体液与细胞免疫的状态,并分析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卵巢肿瘤相关抗原(CA125)在内异症诊断方面的意义.检测内异症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及EMAb、CA125,并与盆腔炎组、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内异症组与盆腔炎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

    作者:梁雪芳;司徒仪;冉青珍 刊期: 1999- 0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瘀关系的探讨

    通过对中医血瘀证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关系的研究,阐明血瘀在DR发生、发展上的作用及其证候特征,为DR临床防治寻求有效治则及方药提供理论依据.将185例(283眼)糖尿病(DM)患者分为无DR组、DR组,中医证型分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气滞3型;西医分单纯期、增殖前期、增殖期3期.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单纯期、增殖前期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大,占81.25%,......

    作者:李志英;余杨桂;张淳;王燕;王小川 刊期: 1999- 04

  • 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探讨

    试采用非条件和kli:k2i配对的条件logistic回归的分析方法,对221例中风病人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建立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证候预测模型,并采用临床调查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以探讨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结果:非条件与条件logistic回归均提示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舌有瘀点或舌有瘀斑、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紫暗是鉴别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重要指标,且4项指标与急性期......

    作者:吴大嵘;梁伟雄;温泽淮;黄燕;赖世隆 刊期: 1999- 04

  • 中药脑栓康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试验

    为客观评价益气活血化瘀复方脑栓康(由黄芪、水蛭、葛根等中药组成)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将111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接受脑栓康和基础治疗,安慰剂组55例接受安慰剂和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西药脱水药(甘露醇和/或速尿)、支持疗法,不用抗凝及扩血管药.疗程为4周.结果:①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显著进步分......

    作者:梁伟雄;李先涛;赖世隆;王奇;谢红;黄培新;黄燕 刊期: 1999- 04

  • 复方北芪口服液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为客观评价补气血、养肝肾中药复方北芪口服液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103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统一安慰剂,一组用复方北芪口服液加安慰丸剂,另一组用华佗再造丸加安慰剂口服液,治疗1月并资料统计分析完毕后揭盲,Ⅰ组为华佗再造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Ⅱ组为复方北芪口服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相仿(P>0.05);治......

    作者:黄燕;黄培新;杨志敏;吴大嵘;梁伟雄;连新福;杜宝新 刊期: 1999- 04

  • 中医药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疗效的影响

    为探讨中医药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疗效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83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法:治疗组在血肿清除术后,按常规用量的半量使用脱水剂,同时鼻饲中药通腑醒神胶囊和脑脉Ⅰ号或Ⅱ号胶囊,静滴清开灵或川芎嗪;对照组在血肿清除术后,常规使用脱水剂及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结果:治疗组急性期病死率为13.9%,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

    作者:刘茂才;黄培新;梁伟雄;黄燕;张良;杜宝新;朱明 刊期: 1999- 04

  • 脑脉通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

    脑脉通口服液(由制大黄、水蛭、川芎、三七、瓜蒌、石菖蒲、枳实、川朴、葛根等组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效制剂.为探讨其药理学机制,观察了不同剂量组脑脉通口服液对结扎大鼠双颈总动脉造成的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脑脉通可以减轻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P<0.05或P<0.01);延长断头小鼠脑功能维持时间(P<0.05或P<0.01);对二磷酸......

    作者:周迎春;邵念方;刘兆平 刊期: 199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