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2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25/R

邮发代号: 46-27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13
  • 国内刊号:44-142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LN患者40例,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传统的中医辨证,收集实验室、肾脏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分析LN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证中:脾肾气虚型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沉(ES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非脾肾气虚型.标证中:水湿型的APTT明显高于湿浊型.水湿型、湿浊型的血红蛋白(......

    作者:刘允;杨海峰;王立新 刊期: 2009- 06

  • 重症肌无力患者PRO量表的研制和条目筛选

    [目的]研制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反应度并适用于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症肌无力PRO量表(MG-PRO).[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定义量表,建立量表的框架结构.议题小组建立条目池,并通过文化适应、语言测试等工作,得到舍有78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共收集200例样本(100例健康人、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专家评价、离散度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方法......

    作者:郭丽;刘凤斌;陈新林 刊期: 2009- 06

  • 针刺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的抗抑郁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刺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同时西药组按2mg·kg-1·d-1剂量给予氟西汀灌胃,针刺组予以针刺百会、心俞、肝俞穴,每天1次,共21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和NGF蛋白表......

    作者: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 刊期: 2009- 06

  • 《新修本草》中有关岭南医药文献资料的整理

    对中有关岭南医药文献资料进行了辑录整理.整理后发现,收集药物地域范围包括了岭南,共记载了47种产于岭南地区或与岭南有关的药材,包括玉石部8种、草部11种、木部15种、兽禽部2种、虫鱼部6种、果部2种、菜部1种、米部1种、有名无用1种,具体药材有丹沙、雄黄、石斛、薏苡仁、桂、干漆、沉香、厚朴、槟榔等.分析了岭南地区药材的本土性、岭南药物治病的特异性和岭南本土药物对全国中药的贡献,说明岭南医学是我国传......

    作者:陈虹;刘小斌 刊期: 2009- 06

  • 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中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其中中药注射剂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0%以上.(2)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明显增加.(3)中药不良反应多数发生于用药后1d之内,占全部病例的72.53%.(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注射剂型......

    作者:梁进权;邹元平;王宁生;邓响潮;曹波;张承绪 刊期: 2009- 06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甘草素、肉桂酸和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通塞脉微丸中绿原酸、甘草素、肉桂酸和甘草酸单铵盐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80AExtend-C18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测定波长λS=276nm,参比波长λR=590nm.[结果]绿原酸在0.0505~1.616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甘草素在0.0252~0.806......

    作者:李伟东;蔡宝昌;狄留庆 刊期: 2009- 06

  • 丹参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方法,为丹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快速、科学的方法.[方法]以AcquityC18BEH(2.1mm×100mm,1.7μm)色谱柱,乙腈(A)-体积分数0.4%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90%~50%A,0~10min;75%A,15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5mL/min.[结果]在15mi......

    作者:刘梅;夏鑫华;俞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09- 06

  • 抗衰老机制与药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衰老的中医病机、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进展.中医基础理论对衰老机制的认识以脏腑为核心,其中肾在中医衰老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有关衰老机制的代表性学说有自由基学说和线粒体DNA损伤学说,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衰老机制的深入研究.抗衰老药物有化学药物(抗氧化剂、抗衰老激素、营养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化制剂、大脑功能促进药等)和中药(包括单......

    作者:孙晓生;杨柳 刊期: 2009- 06

  •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市体检人群进行调研,时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分析的838例亚健康人群中,30~3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36.4%)高,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59.2%),亚健康状态中以疲劳、失眠、疼痛为3大常见症状(占52.3%).亚健康人群中医体......

    作者:杨志敏;黄鹂;杨小波;韦芳宁;梁惠陶;陈润东;杨涛;张嗣博;谢俊明 刊期: 2009- 06

  • 《伤寒论》太阴提纲证解疑

    通过前后联系、类比鉴别,对张仲景中太阴病第273条太阴提纲证原文进行解析,认为太阴病篇内容在中少,并非张仲景不重视调补脾胃,而是因为这一思想和方法已贯穿于六经.只有会通六经病篇才能更好地理解太阴提纲证深意.......

    作者:曲夷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