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13
- 国内刊号:44-142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
吴弥漫
关键词:《内经》, 脉诊, 针灸穴位
摘要:通过对<内经>有关内容的研究和考证,探讨中医诊脉方法和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沿革.认为诊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由遍诊十二经脉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同诊法到独取寸口法的过程,这些变革都是为了适应临床诊病的实际需要而发生的.针灸取穴方法则由各自独立存在的、只考虑刺灸的特定点(腧穴)而不考虑经脉的定位方法(即刺灸腧穴法)和只考虑经脉而不考虑腧穴的定位方法(即刺灸经脉法)互相融合而成为循经取穴方法,这一过程说明经络理论来源于针灸治疗实践,而经络学说的形成又促进了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