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首页>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13
  • 国内刊号:44-142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6年第06期

胃炎Ⅰ号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影响的电镜观察

刘友章;姬爱冬

关键词:胃炎, 萎缩性/中药疗法, 胃炎Ⅰ号/治疗应用, 胃粘膜/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胃炎Ⅰ号对脾虚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的影响.[方法]运用胃炎Ⅰ号(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半夏、砂仁、当归、蒲公英、白芍、珍珠层粉、炙甘草)治疗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进行治疗前后胃粘膜活检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治疗前胃粘膜胃腺有中度以上萎缩者治疗后其萎缩区域43.3%消失,16.7%转为轻度萎缩;治疗前胃粘膜变薄,胃小沟消失,胃腺开口稀疏紊乱者,治疗后36.7%消失的胃小沟重新出现,粘膜变薄现象消失;治疗前胃腺微绒毛呈小肠腺微绒毛样改变的22例患者中有12例胃腺腺腔未再见到肠化生现象,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胃炎Ⅰ号对脾胃气虚型萎缩性胃炎病人胃粘膜具有修复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抗肠上皮化生的作用.